更新时间:2024-04-25 11:38
方成 (1918年10月—2018年8月22日),原名孙顺潮,杂文笔名张化。祖籍广东中山,生于北京。漫画家、杂文家、幽默理论的研究专家。擅长漫画。1942年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入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任助理研究员。1946年在上海从事漫画工作,1947年夏被聘任《观察》周刊漫画版主编及特约撰稿人。
1918年10月,方成生于北京。1948年在香港参加“人间画会”,在《大公报》连载连环漫画《康伯》。1949年任《新民晚报》美术编辑、1951年起《人民日报》社美术编辑。高级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讽刺与幽默》编委。多幅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曾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美术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郑州大学新闻系教授,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艺术顾问。美国出版国际漫画杂志《WITTY WORLD》编辑。政府特殊津贴接受者。1986年离休。现任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会长。出版有《方成漫画选》《幽默·讽刺·漫画》《滑稽与幽默》《方成连环漫画集》《笑的艺术》《报刊漫画》《漫画艺术欣赏》《方成谈漫画艺术》等。主编世界著名漫画家传、集多种。
方成是一位非常多产的艺术大家。现在,方成平常除了画点漫画,还写点杂文、相声、小品和打油诗等等,他仍然每天书写,年均出版两到三本专业书。
方成是“文革”后在中国开办漫画展览的第一人。方成先生创作的《武大郎开店》等文人漫画,具有直指时弊的寓教于乐功能。随着方成个人漫画展的成功和漫画《武大郎开店》产生的巨大影响力,方成这个名字也在中国家喻户晓了。
一直被誉为中国漫画界的常青树。方成与丁聪和华君武一向并称中国漫画界的三老。方成以独有中国特色的水墨漫画,将中国民间传说和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绘形纸上,比如钟馗、济公、鲁智深、布袋和尚等等侠义之士皆栩栩如生。方成自1986年离休至今,每天早起,天天仍如上班。早上画工,下午作文,坚持不懈。
1980年曾在北京举办个人漫画展,后在16个城市巡回展出。1986年在香港展览。
作品《武大郎开店》获《人民日报》1980年优秀作品二等奖。
儿童连环诗画《王小青》获中国福利会奖。
1988年获中国漫画界最高奖——首届“中国漫画金猴奖荣誉奖”。
第一阶段,1946年,方成从四川黄海化工研究社辞职投奔上海。当年9月,储安平创办知识分子刊物《观察》,方成积极给杂志投漫画稿,有一天,储安平向方成约稿。为《观察》开设漫画专栏,方成作为一名漫画记者从此开始。之后。方成辗转香港,结交左翼文艺家,参加了“人间画会”的活动,与端木蕻良、黄永玉、臧克家、张天翼等人交往,在《大公报》发表《康伯》连续漫画,结集出版时被抢购一空。总的说来,该时期的漫画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的讽刺,批判锋芒犀利。
二是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方成经华君武介绍,到《人民日报》任漫画记者,专画国际漫画。世界处于冷战时期,国际矛盾突出,国人同仇敌忾,画家以抨击“帝国主义”对弱小民族的压迫和侵略为主题。方成自己认为,这个时期的创作才是真正的新闻漫画,因为每一幅作品都是根据新闻事实而作,时效性与针对性很强。画家回忆。每天新华社的新闻稿来到报社,就逐条阅读,针对当天的重要新闻,配上漫画。新华社的新闻稿截至9时,必须12点交稿,只有3个小时的创作时间。这种创作方式和编辑方式,近似于“配评论”,但是,它具有更加明快的阅读效果。1957年,方成因一篇讽刺教条主义的杂文《过堂》被划为“右派”,从此中止漫画创作。
第三个阶段就是1980年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创作国内思想观念问题的漫画,而当时的中国面临的是拨乱反正,方成的漫画跟随时代,思想评论成为主要表现内容,其中就有流传甚广的《武大郎开店》。迄今为止,方成已结集出版《幽默,讽刺,漫画》《滑稽与幽默》《侯宝林的幽默》《方成谈幽默》《英国人的幽默》《幽默的笑》等多种探讨幽默理论的专著。
1、漫画源于喜剧性语言,而喜剧性语言源于生活的滑稽与荒诞。方成说过,人之所以异于禽兽,最明显的一条就是爱看人出笑话,甚至连自己出的笑话也感兴趣。漫画的讽刺本源就来自于这里。他打比喻:赵大姐常买冰棍儿给孩子吃,小三儿刚三岁,看见老远那老太太推的小车上有“冰棍”二字,他认识,牵着赵大姐去买。把它编成生活的笑话,告诉别人说:我家小三没念过书,就认识两个字:“冰棍”。成功的漫画家就在于他能够发现生活的滑稽与荒诞,在无意识中完成自己的创作构思。而生活自身就是在锤炼讽刺语言,说话夸张是最常见的。天热,说“热死了”,骂人说“脸皮比城墙厚”,这对于漫画创作都有启发意义。
方成认为,语言的失误,口误、误听都是喜剧效果的重要来源。“文革”期间,方成耳疾,听说话经常失误打岔,闹出笑话。在中山市吃饭时,有人说“吃乳鸽”却听成“七五折”,引起大笑,而这其中有折射出人们喜欢赚小便宜的弱点,大笑中就含有善意的批评和自嘲。只要失误而未酿成大祸,出错而可理解,就会出现喜剧场面。这是一条造成滑稽的规律。2、方成从临近的喜剧艺术那里汲取经验,他观赏滑稽电影,听相声,与喜剧演员交朋友,认为漫画不是孤立的讽刺与幽默形式,它与相关的喜剧语言异曲同工,只有相互借鉴,才能真正理解喜剧风格,创作出有讽刺力度的作品。方成将“文”与“画”相比较,认为:有的题材,文字善于表现,也有的题材,图画善于表现,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他举例“胆小如鼠”,无论如何不能将人画作老鼠,即便这样做了,也无法表达胆小的意义,更谈不上讽刺与幽默了。 但是,“落下树叶怕打破头”,就可以用图画表现。所有的喜剧作品有一个共性,讲究表达的曲折、含蓄。方成特别欣赏侯宝林《夜行记》里的一个段子,说买了一辆旧自行车:“反正除了铃不响,剩下哪儿都响。”这句话把观众逗得哄堂大笑,并没有提到车子破旧,却明晓其中的意思。一绕弯子,自嘲的意味就出来了。方成还通过卓别林的喜剧影片来阐明“行为”本身的滑稽效果,同样可以用于漫画创作。方成早年在香港的作品经常从民间笑话《笑林广记》里寻找素材,加工改造,画成《康伯》系列漫画。3、方成试图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文化的新闻漫画之路,其中最重要的尝试是从文人画那里寻找思想批判的资源。文人画自宋代以来,出现以梁楷为代表的“简笔写意人物画”,从形式上与现代漫画可以进行对接。此外,宋元文人的人物画,受“狂禅”之风的影响,表现一些特立独行的僧人,竭尽夸张之能事,风格幽默。嘲讽世俗,形成以“笑”为主题的创作倾向。方成认为,漫画中国古代有之,画家因一时有感而发,画出这种表达心意的作品,带有一定的社会批判色彩。清朝乾隆时代的黄慎和罗聘,画过《有钱能使鬼推磨》和《鬼趣图》,都属于漫画的范畴。现代有成就的漫画家大多喜欢从文人画中吸收营养,增加文化内涵,确立中国特色的漫画作风。方成最喜欢画的是李逵、鲁智深、钟馗和布袋和尚,配上打油诗,讽喻当世。比如,他为《钟馗想喝酒》题的打油诗是:“钟馗想喝酒,无须巧安排,后门开条缝,自有鬼送来。” 铁拐李是古时画家常画的“八仙”人物,群众熟悉。《神仙也有残缺》充分运用了文人画的表现手法,但表现代代人的批判意识。它与《武大郎开店》产生在同一时期,围绕人才问题而展开的思想讨论。画的含义表明,连神仙也有缺残,我们凡人哪里会有不犯错误,没有缺点的完人啊!这是针对某些领导干部对于人才求全责备而提出的批评。
第一,方成的思想评论漫画通过某种偶发的社会现象揭示其中的历史渊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分析问题,是方成的思维方式,从而使他的作品具有历史的纵深度。《手术》展现的是一把手术镊子试图将患者大脑里一位头戴乌纱的小官僚揪出来。把封建思想喻为脑瘤,从脑子里夹出来,其构思十分热烈痛快。然而,从形象上看,那个占据脑壳的小官僚,盘踞得十分坚实,并不甘愿被清除,既然是脑瘤,近乎于绝症,意味着手术是否成功,未必有明确的结果。这不能不让人感觉到思想转变的复杂性和艰难性。
第二,方成漫画经常把大众的生活习惯、人生历程作为创作的选题,画家将一些日常生活细节构置成典型的图画场景,逻辑的荒诞就会浓缩在其中。漫画表现的关键在于把握分寸,假如讽刺力度不足,就无法构成社会批评。如果用力过猛,咄咄逼人,容易夸大矛盾,反而失去漫画的幽默感。
《会诊》这幅作品,病人横躺在床上,医生们并没有对病人身体作临床诊查,而是沿着病人吸烟扔在地上的烟蒂踪迹做搜寻状。生活的荒诞就在这里表现得出:明知故犯、自作自受是人们的通病,患者将自己送上病床,那绵长的烟蒂踪迹就揭示出患者作为瘾君子的历程,医生还需要对身体进行检查吗。
第三、是他关于思想评论的漫画创作量十分之大,70年的漫画创作史,作品无以计数,《北京娱乐信报》记者李冰采访画家时就提出了这个问题,方成回答:这可是个难题。几千张?上万幅?这不好算。“文革”刚结束那会儿,一口气就画好几百幅,因为有太多想法要表达,好多话想通过画画说出来。
第四、是画家创作出富有思想批判意义的时代典型,《武大郎开店》是方成的代表作,它不仅反映了一个特定时代的思想批判锋芒,而且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
第五、是画家具有独特的漫画观,他善于发现生活中富有喜剧元素和荒诞色彩的现象;善于吸收其他艺术领域,诸如相声、笑话、文学、滑稽片当中的表现形式;善于从中国古代文人画那里借鉴讽喻的手法,善于从中西漫画的比较中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批评漫画,从而丰富自己的漫画创作内涵,所以,他的漫画作品不仅具有新闻评论的特质,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启迪性。
走进方成洁净的家里,还会让人以为这是家居主妇的手笔。可是方成先生是一个人住。他的心中一直埋藏着自己的不朽爱情。方成生活中的女主角名叫陈今言。她跟方成至今仍然被誉为一对漫画夫妻。方成回忆着,那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方成有一次去一所中学作演讲,认识了这学校的美术教师陈今言。陈今言毕业于辅仁大学油画系,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贤淑姑娘。1950年方成今言良缘喜结。第二年今言跟随方成到了《新民报》工作。今言的漫画作品影响最大的是那一幅《西太后的评语》,这幅漫画讽刺了在当时国家经济困难条件下,有一些干部却摆阔气讲排场,大手大脚浪费人民的血汗钱的恶劣作风。这幅漫画曾经受到了毛主席的称赞。
当时新人有一种风尚,结婚之后马上要上班。方成和陈今言也是如此。婚后的陈今言,心情好,忙工作,理家务,有说笑。每一次回家,总是一边走一边唱的。方成说:那会儿我一听到她的歌声,就会去为她开门。今言生活简朴,吃穿从不讲究,老是穿一身蓝色干部服,她不喜欢逛公园。上街时候方成要是挎她胳膊,她不让。方成曾经多回跟她说:“买一件花衣服穿不好吗?”这话她听不进去。好在社会上刮来一股风,说苏联妇女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咱们女同胞也应当打扮打扮。漫画家李滨声还为此画了几张漫画:女同志都穿四个兜的干部服,显得男女难分。今言看了漫画,总算动心了。方成陪着她,去商店里买花布回来打算做旗袍。可惜的是,还没等今言去做花旗袍,另一股风又吹来了,那就是反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穿花衣裳也在抨击之列。陈今言一生,终于没能穿上花旗袍。
方成先生题字他们一共生了3个儿子。在孩子身上,今言从来不让方成劳神费心,抚养教育孩子的任务全包了。他们的日子虽然忙碌,却过得和和美美。但是“文革”一来,他们夫妻的生活又变得苦涩起来。他们两个分别进了各自单位的牛棚,那个时候孩子还小,没人照顾。结束牛棚生活以后,今言憔悴多了,变得沉默寡言了。
1977年的夏天“文革”结束了。虽然今言还是少言寡语,可她脸上有时候有了笑容,还哼哼几句京剧唱段。这年6月17日这天,她照常一早就骑自行车出门上班。过了一会儿又骑车回来了,说胸口疼……方成赶忙把她送进了同仁医院。今言是心肌梗塞。她的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医生抢救已经无力回天。
已经91岁的方成,与丁聪和华君武并称为中国漫画界的三老,作为中国漫画界的一棵常青树,方成以其独具中国特色的水墨漫画,将中国民间传说和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绘形纸上,钟馗、济公、鲁智深、布袋和尚等等侠义之士在他的笔下皆栩栩如生,神态逼真。以水墨的形式画漫画,是方成晚年的独创。而这一切,都与他对漫画的执着不无联系。
漫画大师方成作品
《康伯》 连环漫画集,香港1949年出版
《方灵漫画集》 与钟灵合作画集,1952年北京天下出版社
《幽默漫画》 1953年上海新美术出版社
《方成钟灵政治讽刺画选集》1954年北京朝花美术出版社
《方成漫画选》 1981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方成漫画选》 1982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幽默、讽刺、漫画》 理论著作,1984年北京三联书店
《方成连环漫画集》 1985年,吉林美术出版社
《挤出集》 杂文,散文集,1987年人民日报出版社
《方成漫画选》 1987年,四川美术出版社
《报刊漫画》 理论著作,1989年武汉大学出版社
《滑稽与幽默》 理论著作,1989年中国华侨出版公司
《方成漫画精选》 香港南粤出版社1991年出版
《中国漫画书系-方成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
《方成漫画》 香港香江出版公司1994年出版
《漫画艺术欣赏》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
《方成漫画》 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出版
《画外余音》 杂文集,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出版
《画外文谈》 杂文集,白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出版
《岸边絮语》 杂文,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出版
《侯宝林的幽默》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方成谈幽默》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方成谈漫画艺术》 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出版
《英国人的幽默》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方成漫画集》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出版
《话里话》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方成藏书画集-1》 中山市文化局1999年出版
《方成水墨画集》 珠海出版社2002年出版
《漫画的幽默》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漫画入门》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出版
《我的幽默》 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出版
《方成自述》 大象出版社2003年出版
《这就是幽默》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
世界漫画名家漫画集12种 北京三联书店和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年、1991年出版
《当代中国漫画选》 香港南粤出版社1991年出版